英语
电话:+86 13302611249
电子邮件:sales@rayclouds.net
EN
东莞雷云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面板检测隐形冠军,华兴源创如何进军半导体?

华兴源创作为科创板第一股,有着“中华复兴源于创新”的美好寓意,上市以来便备受瞩目。

作为平板显示及集成电路的检测设备生产商,目前,华兴源创已经与国际知名平板厂商三星、夏普、LG、京东方等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可以说,我们手中许多电子产品的显示屏,都经过了其设备检测。

从营收构成来看,华兴源创90%以上的收入都来源于平板显示检测,2018年来自苹果公司的收入超过了60%。基于此,业务集中带来的风险也逐渐显现:2018年9月,由于苹果推出的新款手机销售量未达预期,华兴源创的营收也受到了一定影响。

此外,由于检测设备需要根据客户需求进行定制,企业需要投入大量人员和资金进行研发,如何平衡标准化与定制化之间的关系,成为了检测设备商所面对的共同难题。

在这一情形下,华兴源创将如何减小业务集中所带来的风险?其在面板检测领域的高增长究竟能否延伸至其他行业?

面板检测营收增长显著

在面板检测这一领域,华兴源创的优势集中在对LCD和OLED两类屏幕的检测。两者最大的不同在于是否具备“自发光”特性:LCD屏幕发光需要背光支持,并且需要透过玻璃、光学膜片、彩色滤光片等材料;而OLED屏幕应用的是有机发光材料,该材料具备自发光属性,通电就能发光。

LCD面板发展历史悠久,在整个平板显示产业中所占比重最大;而OLED凭借更轻薄、能弯曲等特点,已经广泛应用于全面屏手机,市场渗透率在不断提升。因此,面板检测商均将OLED屏幕检测视为重点发展领域。

目前,国内多家平板显示厂商正加大力度规划和建设OLED制造线,对于检测设备的需求也日渐高涨。然而,现阶段,OLED关键检测技术仍被国外厂商所垄断,其中,“OLED显示驱动Mura补偿”技术在国内长时间没有得到突破。

Mura是指显示屏生产过程中,由于材料、工艺等原因,会有部分产品显示出亮度不均的现象。导致亮度不均的斑点,会带来视觉上的不适感,而留有这种痕迹的产品无法达到终端客户的要求。Mura补偿技术则能使得产品亮度均匀,达到出厂质量标准。

目前,华兴源创自主研发的Mura补偿技术填补了国产空白,并且已经帮助国内某知名平板显示器生产商顺利量产,使其成为国内第一家柔性OLED面板量产厂商。

由于具备有竞争力的技术,华兴源创获得了苹果公司的认可:2017年,华兴源创研发出的OLED检测设备,率先应用在了iPhone X的平板显示器检测中。受益于iphoneX 的高销量,华兴源创2017年营收实现了大幅增长:从2016年的5.16亿元,增长至2017年的13.70亿元,增长率为166%。

华兴源创1.jpg.jpg

完善消费电子产业布局

消费电子是工业检测应用最广泛的领域,华兴源创在该领域的收入占总营收90%以上,并且,主要收入来自于苹果公司:2016至2018年,来自苹果公司的收入比例分别为75.13%、91.94%和66.52%,占比较高。

然而,由于苹果公司2018年9月推出的新产品并未大换代,且定价过高,直接导致2019 年第一季度iPhone产品销售未达预期,市场占有率有所下滑。

虽然在销量不及预期的情况下,苹果公司在设备上的投入仍然保持较高水平,对于华兴源创的业绩影响也未伤其筋骨。但是拓展新客户,降低客户过于集中所带来的风险,仍然是华兴源创目前需要面对的主要问题。

基于此,华兴源创持续开拓苹果公司之外的客户,并取得了成效:华兴源创加大了对京东方等国内知名客户的销售力度,其对京东方实现的销售收入,从2016年的2600万元,增长至2018年的8547万元,并且随着合作的深入,预计未来销售将进一步增加。除此之外,华兴源创与三星、LG、夏普等国际知名厂商均保持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除了积极拓展客户外,华兴源创还通过收购的方式,拓宽了在消费电子领域的业务布局。2019年12月6日,华兴源创发布公告称,拟收购苏州欧立通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100%的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

2020年2月7日,华兴源创再次发布公告,称受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影响,中介机构对欧立通的现场审计、尽调等工作出现一定的延后,但对本次重大资产重组事项不存在重大影响。

由此可见,收购欧立通,华兴源创势在必行。

据了解,欧立通在智能手表、无线耳机等可穿戴式电子产品的组装测试领域有丰富的经验。业绩方面,2017年到2018年,欧立通营收和净利润都实现了稳步增长:营业收入从7370万元,涨至2.41亿元;净利润从1353万元涨至7351万元,同比增长443%。

本次收购是科创板首例重组案,华兴源创作为“第一家吃螃蟹的企业”,凭借此次收购可以拓宽其在消费电子领域的产品检测范围,并且通过与欧立通在采购渠道、技术开发、客户资源等各方面产生的协同效应,进一步分摊业务过于单一所带来的风险。

进军半导体检测市场

除了在消费电子领域通过拓展客户、并购等方式完善产品布局之外,华兴源创于2017年成立了集成电路事业部,在测试机和分选机的研发上大量投入。

集成电路的测试主要包括芯片设计中的设计验证、晶圆制造中的晶圆检测和封装完成后的成品测试。华兴源创在平板显示检测领域所取得的电源控制、自动化、图像识别方面的研发成果,为其在半导体检测领域发展打下了基础。

以华兴源创研发的SoC芯片测试机为例:测试机通过对芯片施加输入信号,采集被检测芯片的输出信号,并与预期值相比较,以此判断芯片在不同工作条件下的功能和性能的有效性。目前,我国集成电路SoC检测设备主要依赖进口:泰瑞达(Teradyne)、爱德万测试(ADVANTEST)等企业占据了主要市场份额。

华兴源创研发的SoC芯片测试机在主要性能指标上已经基本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并且具备较高性价比优势。

除此之外,华兴源创通过模块化的设计,使其研发的超大规模数模混合芯片测试机平台,可以适配不同类型的驱动板卡,从而实现对MCU、RF、CIS等不同种类芯片的测试。这就大幅降低了定制化开发的成本,留出更多的人员和资金在产品迭代和市场开拓上。

事实上,在集成电路业务开拓方面,华兴源创已经具有一定的基础:消费电子领域企业对于集成电路测试存在一定需求。华兴源创可以在过往面板检测的客户基础上,洽谈集成电路相关合作。

华兴源创2.jpg.jpg

不可否认的是,华兴源创在集成电路领域的布局还处于起步阶段,该项业务在营收中体现还不明显。但是,华兴源创在该领域布局的决心却可见一斑:本次科创板上市拟募集的10亿元资金中,欲投入将近3亿元用于半导体事业部建设项目。

在面板检测领域,华兴源创已经做到了行业翘楚,接下来如何扩展企业规模成为其发展的关键。对此,华兴源创选择不断拓展面板客户,并购公司,以稳固其在消费电子领域的地位;同时,利用过往技术和资源积累,进军半导体市场,来规避业务过于集中所带来的风险。

在内生式与外延式生长并重的战略下,华兴源创将进一步完善产品种类、获得新的利润增长点,最终实现规模级成长。

作者: 马诗晴 来源:亿欧

相关新闻
  • 投入近20亿!Mini/ Micro LED 2022年第一弹!

    投入近20亿!Mini/ Micro LED 2022年第一弹!

    January 8, 20222021年,Mini /Micro LED显示终于迎来了产值元年。市场重要应用推动行业景气度持续提升,LED显示相关厂商加紧投入,投资金额一度超过500亿元。2022年伊始,Mini/Micro LED投资方面又获新进展。总投资15亿!华灿光电加码Mini/Micro LED发展近期,华灿光电发布公...view
  • 受益Mini LED产业发展,新益昌/芯瑞达上半年取得佳绩

    受益Mini LED产业发展,新益昌/芯瑞达上半年取得佳绩

    August 18, 20212021年上半年,随着苹果、三星等品牌厂商推出搭载Mini LED显示技术的消费电子产品,LED显示各环节厂商纷纷投入Mini LED技术研发。受益于Mini LED发展态势,新益昌、芯瑞达等企业都在上半年取得佳绩。芯瑞达背光模组出库...view
  • 华为显示器终于来了:高中低端都有!

    华为显示器终于来了:高中低端都有!

    July 16, 2020有关华为显示器的消息已经传了很久,但就是神龙见首不见尾,到底何时才能看到华为PC领域的又一次延伸呢?据最新消息,华为显示器很快就会公布,而且高端、中端、低端都有,一次性全覆盖!这也和此前曝料相符,之前的说法称华为显示器有高中低端三款产品,已经测试...view
  • 折叠屏手机扎堆发布,未来还没来?

    折叠屏手机扎堆发布,未来还没来?

    April 20, 2022文/陈根当前,折叠屏手机依然被认为是智能手机的下一个趋势。可以说,折叠屏是近两年来在智能手机屏幕和外观领域最火热的概念,甚至没有之一。人们需要更大的屏幕、更好的显示质量,但同时又要有便携性,折叠屏手机,似乎成为了行业里一个看得见的未来...view
  • MiniLED商业化蓄势待发,TCL科技兼具技术及产能优势

    MiniLED商业化蓄势待发,TCL科技兼具技术及产能优势

    January 4, 2021随着MiniLED技术的逐步成熟和制造成本下降,终端品牌厂商纷纷导入MiniLED背光产品。2020年10月22日,TCL科技发布了全球首款基于IGZO玻璃基板的主动式MiniLED 142寸显示屏,小米、康佳、华硕、戴尔、宏碁、联想等厂商也已发布或甚至...view
  • 2019年全球车载面板出货首次负增长,同比下降3%

    2019年全球车载面板出货首次负增长,同比下降3%

    April 14, 2020第一部分:整车需求受 “新冠疫情”影响,预计2020年全球整车销量同比下滑约10.1%,降幅再次扩大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且贸易摩擦等使得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增强,从而市场需求全年持续表现疲软,群智咨询(Sigmaintell)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整车市场销售规模约为9106万辆...view


LATEST_NEWS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