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
电话:+86 769-22667715/+86 13302611249
电子邮件:sales@rayclouds.net
EN
RayClouds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Ltd.      粤ICP备20023563号-2

中国企业挺进偏光片上游



偏光片是显示面板的重要组成原材料,但占偏光片总成本70%以上的上游核心原材料,如TAC膜、PVA膜等技术一直被日韩厂商所垄断,长期依赖进口仍是国内偏光片企业的痛处。对于国内偏光片产业来说,向上游布局,抢占材料与设备主导权,深化偏光片全产业链发展是下一步竞争的焦点。


繁荣背后的长期之痛

近几年,我国偏光片企业陆续扩产布局,从扩产速度来看,杉金光电、三利谱、盛波光电跻身前列,步伐最快。在偏光片市场需求方面,国内继续保持着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市场对偏光片的需求预计超过4亿平方米,全球占比接近2/3。

然而,在2021年国内偏光片需求量提高到3.6亿平方米的背景下,国内供应量仅2.65亿平方米,偏光片供给仍存在约25%的缺口。

偏光片基本构成

偏光片是显示面板的重要组成原材料,其结构复杂、生产工艺流程多,被誉为光学行业的“芯片”。偏光片的基本结构类似一个三明治,由偏光膜(PVA)、保护膜(TAC)、压敏胶层、离型膜、保护膜、光学补偿膜等复合而成。偏光片的核心原材料占偏光片制造成本的比重在70%以上。其中,TAC膜、PVA膜整体技术壁垒深高,是偏光片生产过程中最核心的原材料,合计占总成本的60%左右。

从全球范围来看,由于日韩厂商进入显示市场较早,积累了较为完整的专利链条,并且形成了相当大的产业规模,因此偏光片技术被日韩厂商所掌控,相关行业也长期被日韩厂商所垄断。

势银(TrendBank)数据显示,在偏光片中起偏振作用的核心膜材PVA膜的主要供应商为日本可乐丽,其市场占比约达70%。另一核心原材料TAC膜全球市场主要由日企厂商垄断。富士写真和柯尼卡美能达两家日企全球市场占有率达85%以上。

三利谱在财报中表示,其所需PVA膜、TAC膜和压敏胶水等原材料主要向境外采购。纬达光电在2022年半年报中披露,其生产成本中占比较大的原材料主要包括PVA膜与TAC膜。报告期内,公司核心原材料TAC膜超过70%的采购量依赖进口。

纬达光电表示,偏光片上游材料的核心生产技术存在较高壁垒,国内企业备受上游原材料垄断掣肘。而这也将造成中游偏光片产品成本高居不下,企业议价能力有限的局面。

“偏光片上游材料过于集中且依赖进口,不仅为企业带来原料供应周期长、运输成本高等弊端,从长远看,也将影响供应链的安全稳定,不利于形成全产业链的竞争优势。如果原材料供应厂商出现较大的经营变化或外贸环境出现重大变化,将直接影响国内偏光片企业的盈利水平和供应能力。”杉金光电总经理朱志勇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解决不了原材料的生产和供应问题,国内偏光片企业将一直处于被动状态。



向上布局抢占产业主导权

上游原材的“缺位”不仅影响偏光片产业的供应链安全,也使国内偏光片企业难以在全产业链上形成竞争优势。对于国内偏光片产业来说,向上游布局,抢占材料与设备主导权,深化偏光片全产业链发展是下一步竞争的焦点。

随着国内偏光片产业发展壮大,对上游材料的本土化配套提出了新的需求。偏光片产业未来发展的机遇或将主要集中在提升上游实力和实现创新突破两个维度。一方面,偏光片产业链上游的利润更高;另一方面,偏光片上游技术突破对打破现有竞争格局至关重要。而中国偏光片产能的持续释放以及光学级聚酯薄膜等基膜的布局,为PVA膜、PMMA膜、离保膜等上游原料本土化提供了市场环境和入场机会。

虽然我国偏光片上游材料的产业基础比较薄弱,但是经过多年追赶,一些企业已初具规模。尤其在保护膜和离型膜领域,如三菱、东丽、LG化学等外资企业的本地化产能持续扩大,乐凯、星辰、东材等国内企业有望率先实现本土化。在PVA、Acryl材料领域也有皖维、川维、四川龙华等国内厂商在积极布局。

近日,深纺织A拟定增收购恒美光电100%的股权,以此导入偏光片上游资源。据悉,恒美光电已经成为可实现部分上游核心原材料量产的偏光片企业,其合肥工厂已成功量产2条PMMA膜(偏光片上游核心原材)产线,满产产能可达8000万平方米/年。

三利谱公告也显示,三利谱已与湖北省广水市政府签署协议,拟在当地落户液晶显示用光学膜与高分子聚合物生产线项目。预计总投资5.2亿元,光学膜、高分子聚合物设计产能分别为1.3亿平方米/年、6万吨/年。预计建成后总年产值将达22亿元。三利谱副总经理阮志毅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投建光学膜生产线是向偏光片上游拓展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巩固行业地位。

阮志毅同时指出,偏光片上游材料市场是一条新赛道,它可能投入高、风险高,但回报也相对高,这或许也是偏光片企业的另一个发展机会。阮志毅表示,虽然我国偏光片上游配套能力较弱,但正是因为提升空间大,才有更多机会。

朱志勇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指出:“未来5年,杉金光电将逐步加快偏光片产业链向上布局的脚步。”他透露,杉金光电正在不断加强与国内外原材料厂商的协同开发,并通过建设全球偏光片研发中心,构建产学研、上下游协同创新的平台,不断完善产业链布局,促进上游材料的本土化配套和国产化进程。2022年,杉金光电已完成5家国内材料厂商的认证工作,并致力于导入更多的国内上游材料厂商。

来源:中国电子报 公众号
相关新闻
  • Micro LED+CMOS?MICLEDI 展示 Micro LED 阵列

    Micro LED+CMOS?MICLEDI 展示 Micro LED 阵列

    December 16, 202112 月 14 日,MICLEDI Micro displays展示了业界首个基于300mm CMOS制造平台并用于AR的Micro LED阵列。MICLEDI 的解决方案可以满足未来 AR 眼镜在显示尺寸、分辨率、亮度、图像质量、功耗和成本方面的需求。MICLEDI的技术...view
  • 车载显示不断升级 新型显示材料进口替代正当时

    车载显示不断升级 新型显示材料进口替代正当时

    March 7, 2020OLED对比LCD性能优OLED是指有机自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是一种以有机薄膜为自发光源的显示技术。由于其超高对比度、更细腻逼真的色彩、宽广视角、轻薄外形、宽温操作等特性,OLED有望成为继CRT、LCD后的第三代主流...view
  • 2022年 LED大屏在商显市场如何大放异彩?

    2022年 LED大屏在商显市场如何大放异彩?

    February 13, 2023近年来5G+超高清趋势的带动下,LED显示屏在户内外等各领域热潮迭起,尤其在商业显示方面大放异彩。随着小间距技术越来越成熟,LED显示屏也广泛应用到会议室、购物中心、零售门店等多种场合,成为人们充分运用想象和科技手段提升产品性能的新...view
  • 华为智慧屏全新上市,解锁不一样的沟通方式

    华为智慧屏全新上市,解锁不一样的沟通方式

    June 25, 2021前不久网络热议一位年轻人在大街上向心爱的女孩表白、示爱,让人年轻人的大胆、热烈让人钦佩,但也有人喜欢更私密的表白,两个人的甜蜜更让人沉醉,毕竟表达浪漫至少有100种方式。现在是21世纪的智慧时代了,如果表白还有更智慧、更科技的方式...view
  • LGD为何能在大尺寸显示器面板市场占支配地位?

    LGD为何能在大尺寸显示器面板市场占支配地位?

    August 31, 2020在刚刚过去的小米十周年庆典中,雷军发布了一款售价高达49999元的小米透明电视。在雷军原本的盘算中,全球第一款量产的透明电视,足以成为小米冲击高端电视市场的敲门砖。当这款透明电视在发布时,确实也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可惜仅仅在小...view
  • 投入近20亿!Mini/ Micro LED 2022年第一弹!

    投入近20亿!Mini/ Micro LED 2022年第一弹!

    January 8, 20222021年,Mini /Micro LED显示终于迎来了产值元年。市场重要应用推动行业景气度持续提升,LED显示相关厂商加紧投入,投资金额一度超过500亿元。2022年伊始,Mini/Micro LED投资方面又获新进展。总投资15亿!华灿光电加码Mini/Micro LED发展近期,华灿光电发布公...view


LATEST_NEWS



联系我们